【引言】
1999年8月25号韩英龙等12名复退军人手持峰峰矿区民政局政府下达计划安置指标全民固定工劳动合同证明走进电力公司。25年后,60岁的母亲王连香仍在为儿子的"正式工身份"奔走。从国家信访局7次转办文件到2024年新劳动纠纷,这场跨越四届政府任期的安置争议,折射出退伍军人权益保障的深层课题。
一、三份关键文件里的身份罗生门
1999年安置证明(峰峰矿区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明确韩英龙为"全民固定工",盖有公章
2012年信访答复(邯郸市峰峰矿区2级供电公司):认定其签署的"无固定期限农民工合同即属正式职工"
2024年微信发告知书(丛安供电服务公司):因连续缺勤发出解除合同预警
矛盾焦点直指全民固定工与农民工合同的性质差异。2008年企业汇报文件显示,韩英龙工资待遇"按同年限同岗位复员兵标准执行",但养老保险需补缴1998-2008年欠款3万余元。
二、12名退伍军人的安置疑云
2012年信访协调会记录显示,时任领导将韩英龙岗位定性为"农村电工"。而王连香提供的1999年会议纪要指控:
原企业负责人秦国祥被指安排亲属顶替安置指标
12个安置名额中至少3例异常流转(含其亲妹秦文霞)
2024年4月向省级纪委实名举报后获立案,但调查结论尚未公布
邯郸市峰峰矿区2级供电公司2008年向信访局提交的汇报中,未回应安置指标流转问题,仅强调"已落实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
三、17年信访闭环困局
国家信访局档案显示:
2007年10月15日首次转办河北(访转字【2007】4299号)
2008年1月9日二次转办(访复字【2008】825号)
2012年市级协调会形成"最终处理意见",要求息访
2024年新劳动纠纷再触发维权
"每次转办都回到原点",王连香在材料中写道,"清楚明了的事停滞不前,信访五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头"。
四、终极答复后的新争议漩涡
协调机制升级邯郸市信访局最新处理意见显示,已责成峰峰矿区委政法委书记牵头协调持续转办的信访事项,这是该案17年来首次由政法系统直接介入。
"终极答复"的效力困局2012年8月8日邯郸市峰峰矿区2级供电公司两级供电公司联合出具《信访事项终极答复意见书》,明确认定:
韩英龙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农民工合同"视同正式职工"
要求信访人"不得再以相同问题信访"但该文件未解决核心争议——全民固定工与全日制农村电工劳动合同的性质差异。
2024年劳动关系突变最新证据显示:
在未协商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2024年4月单方面微信发送《告知书》
以连续缺勤为由发出解除合同预警
当月同步停发工资此行为被质疑存在程序瑕疵,客观上形成新的维权导火索。
【深度观察】
这场马拉松式维权暴露出三重断层:政策落地时"全民工"变"农电工"的执行偏差,信访转办后基层处理的效力局限,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与新劳动关系的制度衔接困境。邯郸市2012年协调会记录中"如有再访将严肃处理"的表述,与2024年仍在推进的纪委调查形成微妙对照。
退伍军人事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2018)明确要求"依法保障权益",但如何弥合二十年前安置政策与现代劳动制度的鸿沟,仍需制度性破题。正如信访人在材料结尾所期:"信访工作法制化任重道远,但正义不会缺席。"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330315489349442
免责声明: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仅作客观陈述。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